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三百零五节 船上的书(2/3)

作者:吹牛者
不以为然:“东虏固然能打到京师城下,好歹辽东和京师还有几十万大军,奴酋国小兵少,纵然手下虏丁浑身是铁,又能打几颗钉?坏不了大局。”

陈华民摇头道:“表兄,你我都是读了几年书的人,可是在天下大势上,见识还真是浅得很。”说着,他从自己随身的书箱里取出一本书来。

这书却和《黄宫保抗金旧事》开本不同,要大上一倍,不过却要薄得多。也是澳洲人那种向左开页的装帧,封面却是有图画的,却是一个全身甲胄的武士,骑在黑马上,矗立于冰天雪地之中。虽然只有黑白两色,带是刻工印工不知有什么独门的秘技,将武士、马匹和背景的山水都刻画的栩栩如生,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题头却是“战争史研究”五个宋体字,下面却还有一行小字:辽东战局专辑。又封面又罗列着小标题:《大雪满弓刀――大明经略辽东始末》、《登莱之乱对辽东局势之影响》、《浅析风,一看就是澳洲人印得。他原本对兵事不甚关心,但是这封面和标题太过吸引人,他还是接过来翻看了几页。

一翻之下,却让人爱不释手。别看澳洲人撰文全用白话,但是刘德山这样读书不多的人来看起来倒是没什么困难。文章通俗易懂,分析由浅入深,一条一条都讲得十分明白,又颇有趣味,连刘德山这样的商人读起来都觉得饶有兴趣。他不爱看战争经略之事,直接翻到了“宫闱秘闻”一类的《黄台吉登基始末》,读得津津有味。顾不上一旁刘管事大眼瞪小眼的还在等他落子,直到看完才抬起头来,道:“真是过瘾!我看就是朝廷大约对虏情也未必知道的如此详细!”

陈华民点头道:“正是!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看如今朝中,对东虏内中情势,恐怕只是盲人摸象而已。哪有澳洲人知晓的如此明白?更不用说这文章中的议论评述,我看这朝廷里的官儿虽多,能有这般见识的人却找不出几个。”他叹息道,“澳洲人并非我大明百姓,对辽东战局却很上心,真真难得。”

刘德山叹息道:“要是澳洲人肯替朝廷效力,就是有一百个东虏也灭了。郑家如此厉害,一日功夫便烟消火散!”

陈华民冷笑道:“澳洲人如此之能,岂肯为朝廷效力?我看他们迟早――”

刘管事大惊失色,虽然这是自家的船上,但是这种话说出来还是大大的不妥,不说官府,就是澳洲人知道了也不见得喜欢,赶紧道:“公子慎言!慎言!”

陈华民这才止住了话:刘管事是他家里的亲信家人,自然是为了自己好。不过想到澳洲人真要改朝换代,倒也没什么不好――起码在他们治下,大伙的日子过得还不错。

刘德山道:“老窝在这甲板下面,气闷得紧,我们去甲板上透透风。”

三人上得甲板,陈华民大声问道:“小王,现在船行到何处了?”

“回纲,刚刚已经入了厦门的地界了,再前行不远就到厦门了。”

这时,桅杆顶上传来瞭望手的声音:“前方现船只,高接近中!”

二人一起和王澄绨立刻跑到船处,各自拿出一只单筒式望远镜看去。

看了一会儿,王澄绨说道:“是三角帆快船,还挂着蓝底星旗,澳洲人!”

陈华民放下望远镜:“嗯,看船型应该是巡检的快帆船。这么看来,澳洲人已经正式将这片海域划为自己的地盘了。”

桅杆上再次传来声音:“对方打出旗号,要我们停船检查。”

“按照平时的去做吧”

“是。”王澄绨转头大喊:“降下全部帆,升起临高航行旗。”

“别躺了,快起来,衰仔!那边那个,大力点,无食饱饭么!”

东山居号停稳后,巡检的三角帆船靠帮上来,船上的军官带着几个水兵登船,先查看了船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