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四节 膝盖积液和高岭土(3/4)

作者:吹牛者
点在山坡顶端,那里居高临下,可以一览无余。不过现在天色很亮了,农民应该出外劳作了,搞不好会在山坡上遇到来砍柴或者打草的百姓,三个人都抽出了匕首。

一行人平安无事的爬上了小山坡,潜伏在这里山下大概一千米外就是那座城池,这已经是他们能离城池最近的位置了。再往前是开阔地,都被改造成了水田,期间还散落着一些民居。农田里有人在赶着牛离地。

城池在望远镜里显得很小――比临高县还小,要不是城门上的城楼,穿越者多半只会把它看作一座土寨。

“nnd,城楼上还有大炮。”黄爪子拿着望远镜,喃喃自语。

柳正没有吱声,继续用望远镜搜索着城里的景象――这里绝对不会是土寨子,在望远镜下,可以看得到城里有衙署、成排的砖瓦房屋,还有一处非常大的空场。没有哪个乡村土寨里会有这些的。

“衙署前有旗杆,挂着大明的旗号呢。”黄爪子提醒了下柳正。

“嗯,看模样,大概是什么地方行政机构的所在。”柳正有些奇怪,“到底是什么呢?”

城池在望远镜中平静的很,进出城门的人并不多,都是些破衣烂衫的农民模样的人物,城门口站着一个吊儿郎当的,破衣烂衫的士兵,拿着根木枪。

叶孟言受过完整的侦察课目训练,在柳正他们大看西洋镜的同时,他已经大致根据城池的规模估计出了城内居民的人数――不到一千人。从城内的房屋数量、形式和大小推断,这里很可能是一所兵营:有营房、有马厩、有仓廪,特别是还有校场。城门虽然只有二处,都修有城楼,城墙上还布置有火炮。

“我知道了,”柳正想了前些日子情报委员会开联席会议时谈到的一些事情,“这应该是卫所城!”

明代的城池,除了地方政府的治所,还有军事卫戍屯田性质卫所城。琼山县境内除了琼山县城,还修筑有海口后千户所卫城,在黎峒的核心区域:黎母山脉下,南渡江畔,也筑有水会千户所城。

这座规模很小的城池应该也是类似的卫所城。就是不知道是哪一所――这得归历史情报组去考据了。

“拍照,测量记录方位。”柳正关照道,“把地质的变化在地图上标出来,到时方便部队进攻,再多拍些照片。”

稍远的地方,白国士等人正等得无聊,崔云红忽然象发现了新大陆一样拖着他的大包往一边的山坡下摸去。

白国士吃了一惊:“你干什么?!”

崔云红摇了摇手,示意不要说话。白国士压低了声音,“发现什么了?”

“高岭土。”。

“什么是高岭土?”赵雪问。

崔云红捏起一块白色的石头状的东西,又用地址锤子敲打了几下。

“做瓷器用得东西。”白国士解释道。

“哦,”赵雪迷惑不解,“可是我们不需要做瓷器啊?有饭盒和搪瓷碗我觉得够用了。”

“需要的,”白国士说,“卫生洁具、瓷砖什么的这下都能解决了。”

崔云红摇摇头,心想怎么才能解释高岭土的对工业的重要作用呢?能造瓷器固然要紧,高岭土可是现代造纸业必不可少的增白剂和填充料。这个发现的价值可太大了。

他采集到的样本是管状煤系高岭土,催云红判断这附近应该有煤矿,想起看到过资料,临高的南宝镇附近有小煤窑,出品质量不高的褐煤,高岭土大概是伴生矿物。粗粗一看,虽然不能钻探、打探槽来评估,但是从高岭土的露头情况看,分布的相当广泛,说明这里的储量是有开发价值的。如果仔细找找,说不定还能把煤矿找出来。

褐煤是煤化程度最低的矿产煤。介于泥炭与沥青煤之间低级煤。它的热值比较低,不能用作炼钢的焦炭,充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