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十节 缫丝车间(一)(2/3)

作者:吹牛者
来,除了在琼山和临高各设立了一个专门纺织特殊纺织品的纺织厂之外,就没有其他纺织企业了。这两个厂子生产的品种倒是不少,涉及到服装、家用、工业、军用航运各个方面,但是产品全部是内部调拨,没有外销的。民用领域的棉布全部从大明或者印度获取。

直到最近企划院才启动了“纺织促进案”,作为“工商促进案”的一部分,向两广地区的民间资本开放。

虽然是鼓励民间资本投入,但是民间资本除了钱之外,无论设备、技术和技术工人都要得靠元老院提供。既然鼓励棉纺,资源就不可避免的向棉纺领域倾斜过去了。丝织业所能得到的资源便少得可怜了。百仞机械总厂批量投产的的新型纺织设备中,只有缫丝设备排上了号,绸缎织机只造了几台样机和一些改进旧式机的套件。

但是这些设备无一例外都需要外动力,不是花楼机、腰机这样靠着机工脚踹手投或者腰臀发力就能驱动的,必须要用到外部动力设备。

蒸汽机就不用想了,在企划院给出的棉纺织厂的建厂技术指导方案上,建议采用水力机。

水力机不但输出功率比畜力机、风力机要大得多,输出功率也稳定,非常适合规模化的机器生产。英国工业革命中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就是水力纺织厂。

但是它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它需要一定的水流条件:必须紧靠有充足的水量河流;其次是投资很大。使用水力机需要很大的建筑工程量。

以丝织业目前在企划院的优先程度来说,李幺儿不可能分到相应的动力设备配额和投资,升级设备就只能是个泡影。甚至优先级更高一些的缫丝机也只能用在杭州使用的脚蹬式打盆机。

这陈小哥想开棉纺厂,如果他能办下来,就能申请水力机的配额,那么那些受限于动力无法使用的改装件和样品就都能投入使用了。

想到这里,李幺儿一下来了劲头,试探地问道:“你的想法很好!不过办澳洲式的棉纺厂可是一笔大生意。一寸布没织,就是成千上万的投入。你能找到资金?”

“一开始自然也做不到那么大,本地种棉户挺多的。就先办个纺纱厂,把纱纺出来卖给府城那边的纺织厂。”表叔和他说起办织布厂的时候,他就已经想过其中的关节。香山这一带沙田众多,种棉花的人不少。表叔也买了许多沙田准备自己种棉。棉花的供应应无问题。先把纱厂办起了--大家都办织布厂,棉纱的需求就会很大,这生意也算稳赚不赔。

“至于本钱,的确是小人想差了。被乱兵这一番洗劫,什么也指望不上了。”他故意叹道。

“想不到你还挺有头脑的。”李幺儿赞赏的点点头。她心里已经有了算盘,但是刚想开口,又收了回去。自己和这陈小哥只是第一天见面,这个人的具体情况和背景她还所知甚少,办厂的事情来日方长,也不必急于一时。先看看这个人的成色再说。

二进院旁边,有东西两个跨院,现在东院被李幺儿改成了缫丝车间,准备安装杭州凤凰山庄小缫丝厂使用过的同款设备“机气大偈”。整个车间都是按照当初实习工场的模式布置的。为此,还专门引入了一台锅炉,用来给缫丝提供热水和蒸汽。

不过按照规模来说,这里比杭州的实习工场缫丝车间小得多,只有区区一百个车位。再大,现有的锅炉就供应不上了。

“这是澳洲式的缫丝间。”李幺儿说,

陈霖有些惊奇的看着这面目全非的缫丝车间。只见这车间亦如其他车间一般,墙体两面开设气窗,顶部设有天窗。只是墙壁上、天花板上纵横布置着各种管道、阀门--这些都是什么?

这些管道逐一连接到缫丝的工位上。这里和杭州的实习工厂一样,采用的是改良式脚踏缫丝车。脚踏式缫丝车在明代即有,并非什么新鲜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