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702章 京师(五十八)(2/3)

作者:吹牛者
道路前方不住切换。

突然廖三娘脚步一顿,蹲下了身子。

身后数步的小八子见廖三娘停下,也立刻蹲了下来,手中扣紧弹弓,警惕的环视四周。

路面上的踪迹错综,许多痕迹残缺不齐,但路面正中一片乱迹还是立刻吸引了廖三娘的注意。

那片痕迹混连成一片,杂乱无章,只可依稀能辨出些零乱的线条。

廖三娘伏下身子,从一片狼藉中辨认出一道相对完整的半弧,她用手比了下,断定那是半个八搭麻鞋的脚印。

弧形痕迹虽只有半个,但很清晰,北地风沙大,时间稍长,足迹会变得模糊,或被风沙覆盖,这么清晰的足印不会超过半日。

脚印被从一条横向痕迹从中间截断,那是另外一人的脚印,多人的脚印互相重迭、踩踏、交错,让完整的足印难以保留,这片复杂的穿行痕迹,表明这群人不但毫无队形,而且很可能在此处进行了短暂的徘徊。

这路少有人走,多人结队更少,三十人的团伙行动,必然会遗留踪迹,来时路上会有更多线索,但此刻已经无法回溯。

廖三娘的目光移向前方路肩,痕迹在那里左右分流,一股粗些,一股细些。

廖三娘忽地想到,贼人可能此刻就在身旁窥伺,想到此,她的身子一下变得僵硬,连血液都似乎瞬间凝固。但她随即转过念头,若敌人在此处设伏,不会容她从容勘察,只是自己吓唬自己,她吁了口气,身子又一下软了下来,但骤松骤紧之下,她的额角已经渗出了层密密的冷汗。

廖三娘心脏剧烈的跳了几下,她连续做了几个深呼吸,终于平复下激荡的情绪。

廖三娘稳稳心神,跟随足印较少的那一股前进,从脚尖朝向看,那些人从此处下了路肩,进入了树丛,正常行人显然不会舍弃大路。

廖三娘伸出手指捻起路肩上的一撮土,在指肚间搓了搓,土质松软,略微带些潮气,这会让痕迹保留更久。

廖三娘推测,在路肩下会发现更多痕迹,果然在不远处发现了一枚清晰而完整的足印。

她从身边寻了根树枝作为参照物,比了下脚印长短,然后掐断超出部分,得到较为精确到脚印长度。用这根树枝,再遇到模糊残缺的脚印时可以用来测量,确定是否为同一人脚印,还能以此为基准估量这人的步幅和行走距离。

她以自己食指第一节指节为刻度,量了下,脚印大致8寸,一寸是3.2厘米,脚印长度乘以6.8,可概略计算出身高,那人大致1.74米左右,这在普通人身高有限的中古社会,可说是彪形壮汉。

这种测量方法未必非常精确,但对于临时估测已经足够了。

所谓八尺、九尺大汉,古人多是夸张,不可为实际参考。

从脚印看,这人双脚外展较大,表明是个外八字,脚印前脚掌与后脚跟发力匀称沉稳,落脚处脚印清楚,起、落脚极为利落,说明这人腿脚有力。脚印双脚的步幅最宽处超过两尺,大步幅,表明是体魄强健的青年。

再往前走,植被增多,沿路遗留的痕迹越来越多,被踩伏的杂草,行走时被刮断的草茎,被人踩翻的小石子,也有了更多不同人的脚印,再往前,还有开辟道路时被刀剑斩断的枯枝,断茎的茬口很新鲜,说明时间不久。

廖三娘皱了皱眉头,行进间全无章法,这些人行事太过粗糙了。

从脚印数量和种类判断,这队人少说也有七、八个人,与被俘大汉供述的人数大致相符。

所有脚印朝向全部指向前方。

此时廖三娘已经初步认定就是那伙贼人。

廖三娘停下脚,她有些不解,贼人为何会在道弯处提前入林?

思忖片刻,她忽然想起道上迎面遇到一队衙门的公人,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