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五十七节 战争指导原则(3/4)

作者:吹牛者
的军事行动当中,会严重拖累产业升级。进而影响到后续发展。特别是对工业口的人员来说这是无法接受的。工业口的人员虽然非常希望看到自己制造的枪炮武器在战场上一展身手,但是更希望看到近代化的大工业体系在自己手中建立起来。

至于以吴南海为首的农业口,更是竭力反对扩大战争规模――农业口比工业口更担心自己的坛坛罐罐――工业口的坛坛罐罐好歹是有设防措施的,农业上的土地、灌溉系统这些农田基本建设是根本无法保卫的,也担心自己好不容易培养起来的农工被拉去打仗。

因此农业口的在会议上的主张最为保守。只要求能够击退明军的进攻就好了。当然,吴南海也要求全歼敌军,以便把俘虏转化为农业工人。

但是多数人认为,占领全海南的时机已到。再局限于临高一地,未来的发展空间非常有限。而且也留下了很大的后患。朝廷始终有可能利用当地的政权机构和资源发动围剿。而且朝廷正统的名分始终在大明那边。临高的百姓会有“从贼”的感受,一旦局势稍有不稳,很可能会出现民心的崩溃。政治保卫总局的调查表明,许多“先富起来的”百姓都有一种对前途的忧虑。

马千瞩见会场的气氛明显不赞成只保有临高的方案,他决定抛弃只守临高的a方案,改用b方案。

“首先我们需要不需要保持和大明的表面和平?”马千瞩说,“从战略角度来说,这非常有必要!

“如果我们要维持和大陆的经贸关系,想继续从大陆输入人口物资,和明政府维持表面的和平的状态就至关重要。”马千瞩说,“所以我反对一切把战火扩大到大陆上的去做法。一旦战火扩大到大陆,大明必然要和我们断绝贸易往来和人口流动。”

当然,以大明的行政执行力、有限的海上行动能力来看,这种封锁肯定是不完备的。而且穿越集团不愁找不到足够的代理人来为自己服务,建设中的山海两路商务-情报体系也能起到补充的作用。但是这样的“走私”活动无论从规模还是成本上都远远超过了正常的贸易。

“我们采用的手段就必须有一定的策略性――必须让广东官府留下遮羞布,使得王尊德李逢节等人能够继续糊弄塞责。”

要达到这个目标穿越集团就不能使用过于激烈的手段――不能去搞大规模的斩首行动,也不能炮轰广州,甚至不宜公开的占据海南各府县的治所。总之,要给广东地方政府留下面子和塞责的理由。

“其次,我们要不要占领海南全境?”马千瞩侃侃而谈,“我认为这是必须的。”

下面有人在嘀咕:“这和督公前几天的态度不一样么。”

单靠从大陆收流民增加人口太慢了。占领全海南将使得穿越集团能够支配至少二十万以上的汉族人口和数量不详的黎苗人口――后者至少也有五六万之数。这比每个月几百到几千人的大陆移民移入速度要快得多。而且广东的流民数量是不稳定的,不能长期稳定的供应。在开拓出其他人口来源之前,就地开发人口是个节约时间的好办法。

占领全海南,就能在更大范围内推广“临高经验”,进行民政体系的改革。这也是一种试验,不过规模从区区一个临高县扩大到整个海南岛,这对穿越集团数年来培养起来的土著工作人员来说是一个考验。而穿越集团也需要藉此来总结培训土著人员和地方行政的经验教训,为以后统治更广大地区作准备。

“即要占领全海南,又不能和大明官府维持表面的和平,这个难度太大了。”有人质疑,“失陷一县就是要上报朝廷的大事了,何况失陷一府!王尊德李逢节总不见得能装聋作哑到这个地步。”

“所以我建议在全海南维持临高模式,即将各地胥吏阶层一扫而光,由我们的土著行政人员接管,架空当地官员,建立我们对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