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百六十九章 合金来源(下)(2/2)

作者:科幻小说
步,苏联将考察的范围扩大到了贝加尔湖,1977年,苏联学者使用深水考察仪“派西斯”对贝加尔湖底进行扫描探勘,在探寻色楞格河口地区时候,“派西斯”偶然在6oo多米的湖底探寻到了金属信号。

听到米哈伊夫娓娓道来,刘卫平也跟着众人一起听的如痴如醉,仿佛都忘了人工智能的攻击近在眼前。

“派西斯”下潜到了金属信号所在位置,经过两个多小时的作业,打捞上来了指甲大的一块金属碎片,“派西斯”科考母船上的设备马上对金属碎片进行了检查,却弄不出什么结果,因为地球上从来没有这样的样本。

1977年勃列日涅夫的时代正是苏攻美守,苏联在全球咄咄逼人,克里姆林宫得知贝加尔湖得到了金属碎片的报告后,当即决策扩大贝加尔湖水下搜索范围,另外调集了全国最好的冶金专家集中公关金属碎片的研究,但研究并没有进展,不少人开始怀疑这是外星人的飞船残骸,像泽尔多维奇这样的天体科学家也加入进了研究队伍。

金属碎片的研究进展缓慢,但贝加尔湖水下搜索却有了更加惊人的现,水下搜索对外在对色楞河口两百平方公里的1o级地震区域进行了地毯式的搜索,整个任务进行了三年多,在厚厚的水下淤泥中找到了上万片金属碎片,苏联期间,这个神秘的任务一直在进行,搜索的范围覆盖了整个贝加尔湖,但后来现的金属碎片越来少,到了1989年苏联解体后,搜索任务也停止了。

泽尔多维奇所在的团队大本营冶金实验室就设在共青城,贝加尔湖底现的金属碎片源源不断的送到共青城,从198o年起,研究的方向也一分为二,一拨工程人员开始主攻金属的加工利用技术,另一拨人则主要研究金属来历,到了八十年代末,拨款主要集中在第一拨人身上,泽尔多维奇的第二团队拨款越来少,到了1987年头干脆停止拨款了。

继承了苏联遗产的俄罗斯人一直维持着对神秘金属的加工研究,尽管这种硬金属根本无法加工,大分裂后,这项技术还是被东俄共和国继承下来,拨款得以持续,他们在共青城机场附近俘获了刘卫平尸体后,在刘卫平身上找到了铝硅钛合金技术,送到了共青城冶金实验室,实验人员用铝硅钛合金作为基体,居然成功的将贝加尔湖底现的金属用气相扩散的办法覆盖到了基体上面。(未完待续。)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