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689 仓促的进攻(2/4)

作者:野狼獾
行了一系列修改,当机群完成大半航程后,会有一架中方预警机和一架区域外干扰机从东面接应。tvm制导导弹在发射后,并不会被战机本身的被动传感器发现,但是升空时容易被预警机看到。预警机将同时监视阿格拉机场可能起飞的战斗机,以及新德里的s300导弹升空。

“东南,不明雷达阵地开机。”

拉提夫少校不安地喊道,他侦测到了敌人的雷达照射,显然是一部相控阵制导雷达,这很可能是战争爆发以来,第一次侦测到爱国者导弹,这种名声在外的美制武器,性能究竟如何谁也没底,一般情报认为,如果仅仅是爱国者二型,很可能不如印度装备尔等s300pmu2,至少在火力通道数量上是如此。

萨米指示全体立即降低高度,以逃脱雷达跟踪,如果是训练有素的s300导弹阵地,很可能会在制导雷达开机后的20秒内开火,而爱国者的反应速度应该不会低于这个速度。

拉提夫少校并没有迅速降低高度,他执行的正是电子侦察任务,不能放弃这样的机会,躲到低空去。除了侦察吊舱,他还携带着kg300g干扰吊舱,用以掩护编队,这也是探测雷对干扰反应的极好机会。

这台干扰吊舱的峰值功率2000瓦,不足以对抗距离太远的地面雷达,不过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干扰雷达的多目标跟踪,掩护编队其他成员,当然这种做法很容易将火力吸引到他自己这边。这样的任务不可能交给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子来完成,所以落到了少校头上。

考虑到这个阶段飞机刚好消耗了百分之四十的燃油,灵活性大增,一个飞行时数很高的老手应该可以应付,当然少校并非久经沙城,即使敌人阵地距离他还有50至60公里,他仍然紧张起来。

原理上,tvm制导方式,可以通过雷达无源跟踪与导弹测向仪交汇定位,攻击干扰源,精度非常之高。但是少校仍然硬着头皮保持高度,他必须等到中国预警机看到敌人导弹升空,才进行规避,这是一件关乎脸面的事情。

从显示器上看,中国的飞豹干扰机也已经开始对敌人雷达实施干扰,1分30秒内,敌人雷达将进入其起携带的反辐射导弹射程。不过这段时间对于少校而言仍然太长,足够他被击落很多次。

果然对爱国者导弹的干扰没有收到预期效果,5机编队中仍然有3架无法摆脱雷达跟踪,每一次一种新的雷达出现,都意味着新的挑战,需要很多接触侦察后,才能充分利用有限功率进行压制,暂时不清楚飞豹的干扰是不是可以对修正指令起作用,这得等到敌人开火时才知道。

预警机终于看到了6枚导弹接连升空,飞向各个目标,其中2枚飞向了飞豹,另有4枚飞向了萨米的编队。

不清楚地面指挥官为什么会向射程边缘的一架相当灵活的区域外干扰机开火,这样的攻击注定不会击中,如果他不是指挥失当,就是想迫使飞豹掉头,排除其发射反辐射导弹的可能,当然持续的电子干扰威胁也会一并解除,这有利于它对枭龙展开打击。

通常而言这些依赖地面指令的tvm制导导弹,越接近末端,对目标的测量精度越高,但是指令抗干扰能力则相反。

拉提夫少校开始释放箔条,同时向地大角度俯冲,他希望导弹以抛物线掉头向下追击时,自己能够有效利用起伏地面对抗远处的雷达。他在训练中队时,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要冒这样的风险。他当然宁可面对一架从6点钟咬住自己的敌机,也不想对抗一枚导弹。因为两者的近炸威力完全是不一样的。

jf17是他驾驶过的中低空亚音速能力最好的飞机,肯定好过f16d型,即使带着2部吊舱,仍然可以轻松驾驭,这是他进行这次冒险的最大保障。

导弹从东南方向飞来,如同几个缓慢的光点,拉提夫知道,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