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修订版第十六卷 风云再起 第一章 绞肉双雄(下)(1/6)

作者:charlesp
文明社会毕竟有文明社会的不好,就是没有封建社会时的株连政策,办了大案之后总会有理不清扫不尽的残余存在,时机一到就兴风作浪。以夹子的案情之重,如摆在封建社会准得诛九族,可霍书湘只能把他五十八人的血亲家族毙掉十三人。他的关系网是另案处理,一时还处理不下来。华北军的政委华险峰与他有儿女姻亲,在此案中失去了儿媳,还被没收了一千万的非法资产,因此跳得非常厉害。可谭康得罪不起军界,便挡回了霍书湘查华北军的要求,回答说:“贵专员的权限不在于此。”

华夏军队系统的政委从来不管军事,因此就华险峰一个人也做不了什么事。可到了九月中旬,华夏军队进行了一次例行轮换调岗,把江淮军的副军长黎林调任为华北军军长。这个人与周稚斌同期到藏区下派锻炼过,期间曾一同到中亚和印度剿过匪,是生死之交。他一上任,东北的局势就变得险恶了起来。但更险恶的是霍书湘一直不对我报告这个情况,而且昨晚还有人试图刺杀黎林但失败了,并从其身上找到了东北行署的证件。至于那次行刺究竟是不是霍书湘的安排,那个刺客究竟是什么身份,这些都已经不重要了。

我接到报告的这一天是七四年十月四日,华北军军长黎林和政委华险峰于当日清早联名通电全国,力斥霍书湘和他的手下在东北的作为。言辞简单有力,只用三百个字,然后用八个字做了最后注解:“倒行逆施,应予讨伐”

事后才知,这通电发出来之前,那边可没少研究字眼。最后的两个字究竟是用“惩罚”、“惩戒”还是“讨伐”的争论一直延续到了最后一分钟。可最后既然是以这个字眼出来的,其背后的意义也就相当明显了。

自打接到这个消息后开始,我的耳朵就没清闲过。一分钟后,谭康就打电话来再三申明绝对不是他的意思,华夏军队的轮换是按常例进行,由朱赫来批的意思当然是要把所有问题推给朱赫来扛。

谭康的电话才放下,气急败坏的国防部长朱赫来的电话立即钻了进来,跟我唧唧歪歪地罗嗦了半个小时。老朱扯过来扯过去,核心意思是分辩这件事与他也无关,不查究华险峰等人也是谭康做的批示。而且出了行刺黎林的事后,军队系统里上下喧哗,他不好在这种时候约束黎林的行为,希望即使中间出了什么误会或过火的事件,您也一定要理解,也一定能理解大将军您就是当兵出身的,知道军人的火爆脾气嘛

我连声哦哦哦地把老朱打发了,终于给霍书湘腾出了线路。没等他开口,我先说:“时间紧迫,不说空话。你现在能动员多少可靠的人形势如何”

“四〇四直系的只有两千多人。”霍书湘的声音里流露出了焦虑感:“警察有十万,但可信度和武装程度都难以与军队抗衡。而且我们没有大规模集结他们的力量。现在许多地方的武装部已经开始蠢蠢欲动,串连民兵发枪了,地方警察没有能力抽调,也不能随意抽调。”

“那倒是。你没办法动,他们可是一直在动华北军昨夜就开始集结了。目前已经有一个整编师集结在了司令部廊坊,前锋部队已开始向唐山方向运动。他们在东北有多少驻军三个团”

“四个。”霍书湘说:“春城、哈屯各一个,奉天有两个。”

我大为意外,问:“什么时候又调了一个进来”等了两秒钟见霍书湘没有回答,说:“算了,问你也没用。那也就是说,他们在东北就有整整一个师了,只不过还没有集结,是吗”

没有集结也是可怕的,那叫战略预备部署这几个团同时出击,足可在两天内荡平东三省的每一个省会城市。华北军原来已动用了三个师中的两个来对付霍书湘依我看来,廊坊那个师其实根本不用动都可以,只要目的明确,方法得当,两个团就可以把霍书湘的势力打掉。特务机关、警察系统跟正规军队是完全没得拼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