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29章 三哥的联想(2/3)

作者:步枪
大战相抗衡,并且打成一比一平手,完全证明了华夏空军飞行员领悟空军战术的能力。虽然这里面有其他一些因素,但是当年空军指战员的素质和能力是有目共睹的。

别忘了,现在的空军大老板林大海就是当年远东的王牌飞行员!他也是第一批王牌飞行员中,唯一一个走上空军最高领导岗位的。

有媒体惊呼,华夏在一夜之间成为了空军强国。

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喷气式战斗机对抗,美帝集中了空军超过70%的力量在远东,涌现出众多经典战例的空中决斗。远东之后,再无这么大规模的、双方硬件实力相差不算大的空战。

如果按照正常的发展轨迹,也许华夏空军就能够借着远东那场战事,占据一个高高的,然后奋发向上地发展,到现在怎么说也能够面对美帝的鹰们说不。

可惜,恰好与美帝的历史相反,华夏的历史是一部苦难史,这个国家从1840年来一直在经历苦难,从未尝过平坦。

那一场持续了整整十年的浩劫,毁掉了许许多多的东西,人、物、事。也几乎毁掉了空军。在这十年来,面对境外侦察机频繁的入侵领空,空军的飞行员们只能依靠自己的技术,用老旧的战机去截击和驱赶。

而沿海的飞行员们则发现,随着时间的推移,以前能够轻而易举追上并且打下来的境外侦察机,现在难以望其项背了。这就说明了,别人的技术在不断地往前进步,而咱们的,十年前用的是什么,现在还是什么。

李路清楚地记得,后世的某一天,当他得知空军宣布所有的j-6退出现役的时候,他难过地哭了。

第一代战斗机,用了整整46年,46年啊!当美帝在有计划地退役掉老旧的f-16、不断地推出新的改进型号时,咱们华夏空军一直在用j-6,一直到2010年。

当j-10出来的时候,有人说华夏空军现在离美帝只有十年的差距了。李路摇头苦笑,默默在心里纠正:不是10年,而是46年。

不管媒体上说什么华夏空军的优势在于后发,有技术上的高,李路从未被洗脑。作为半个行内人,他非常清楚军工研发这种东西是非常的需要技术积累和经验沉淀的。

想到这,李路的思绪就到处乱跑了。

当北极熊庞大的身躯轰然倒地,三色帝国作为继承者出现,镰刀与锤子消失了,但是依然没有哪一个国家敢小看三色旗。强大如美帝,不也在面对普京对格鲁吉亚痛下狠手的时候屁都没放一个吗?

这是因为,苏联消失了,但是它给三色帝国留下了一笔庞大的遗产。那里面就有大量的军工研究成果和各种造飞机造坦克等等所需要的除了钱之外的一切。即便在经过了那么多国家各种手段的瓜分之后,那还是一笔令人膛目结舌的遗产!

普京只是没有钱,所以他玩了命地卖天然气卖石油,甚至为此不惜和整个欧洲决裂,就是为了多赚点钱。看着仓库里码头边机库里,各种坦克飞机军舰在生锈发霉,各种科研人员因为吃不饱饭纷纷逃往美帝天堂,普京就没睡过一个好觉。

所以,为了多一条赚钱的路子,他不惜把苏联时代被列为国家核心机密的技术来造飞机造坦克造军舰,然后威胁加忽悠地向其他国家推销,赚俩钱花。比如印度,抛开它自己的因素不说,反正它掏钱了买了好几百辆出口版的t-90,普京狠狠地坑了丫的一笔。

你可以不买啊,不买老子我就不支持你了,支持华夏去,看你丫的难受不。

再说那艘拖了十几年的戈尔什科夫号航母,活脱脱的一个商业欺诈案啊。本来说是送的,结果砸了十几二十个亿的美金进去,船还在船台上。普京用一艘下一步就该扔进熔炉的破烂,又是狠狠的赚了一笔。

你说印度全国上下没有人能识破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