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52章 吕布最持久(2/4)

作者:李奉先字孔明
想让皇帝乘夜渡过黄河,但黄河堤岸离水面有十余丈高,无法下去,于是就扯上绳子,让侍卫在前面背着皇帝爬下去。

到达河边后,士卒们争先恐后地跳上渡船,无数双手扒在船沿上,董承等人怕船体倾覆,就用刀砍,不多时,船中便堆满了被砍落的手指,多的可以用双手捧起来。

最后一起过河的只有皇帝,皇后,以及董承等几十人。

大部分未能渡河的宫女,官员,士兵和百姓都遭到了李傕等人的杀戮,光冻死淹死的人就不计其数。

过了黄河,到了大阳县,天子被安排住进了百姓的家里,河内太守张扬派数千人背着米前来进贡,刘协一行人这才勉强吃了顿饱饭。

刘协又派人出使荆州,说服了刘表,最终才由刘表修缮了洛阳皇宫,并送来了大量的日用物资。

饱经磨难的刘协终于修成了正果,回到了这座让他魂牵梦绕的洛阳城!

刘协历经千辛万苦,终于从长安回到了洛阳,因护驾有功,韩暹被拜为车骑将军,率军驻扎在梁县,而董承则被封为卫将军,负责守卫皇宫。

此时的东汉朝廷真可谓是名存实亡,落魄到家了,几位实权人物,韩暹是农民起义军出身,董承也不过曾是牛辅的部曲将,说的难听点,二人加起来还不如李傕郭汜有身份。

其余的朝臣们,也大多都是凑数的,有的甚至连官印都没有,还是用锥子现刻的,家属们也大多跑丢了,一个个衣衫褴路,面黄肌瘦,堂堂大汉朝廷活像一个草台班子。

这几年,从董卓到王允,从王允到李傕,再从李傕到韩暹,朝中的掌权人真可谓是一代不如一代。

别看董承出身不高,实力还不到一个小军阀的水准,可此人却是个野心家,心比天高,还擅长窝里斗,很快他就与韩暹闹起了矛盾。

当然韩暹这种级别的货色也确实档次太低,没见过世面,仗着自己护驾有功,便开始居功自傲,挟权乱政,于是董承灵机一动,很快便想出了应对之法,那就是秘召兖州牧曹操入朝勤王。

一个月后,曹操以进贡为名带兵来到洛阳。

韩暹惊惧,出城前往梁县军营暂避!

曹操想把天子迁到自己的大本营许县,但料想韩暹肯定不会同意,一旦采取强硬手段,难免会爆发激战。

于是在董昭的谋划下,曹操借口京城缺乏粮食,为运量方便暂时请天子移驾鲁阳,同时不断派遣使者给韩暹送上礼物,以麻痹韩暹。

韩暹见鲁阳离自己的大本营梁县更近,于是放松了警惕。

刘协的车驾在曹操的护送下驶出洛阳城,向南行进,走到半路,突然疾驰向东,往许县狂奔。

韩暹这才醒悟过来,自梁县出兵想要劫回天子,但为时已晚。

自此之后,东汉朝廷正式迁都许县,是为许都。

曹操以迁都护驾之功,官拜大将军,封武平侯,掌握了朝政大权,自此开始了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的辉煌生涯!

韩暹眼见大势已去,于是引军到定陵大肆劫掠骚扰,曹军却坚守不出,不予理睬。

韩暹发泄一番后,见曹军不为所动,于是只好撤军!

也难怪韩暹这个冤大头会失了智,别忘了,当初就是他把天子从李傕郭汜手中抢出来的,又历经数次激战,损兵折将,才一路将天子护送回洛阳。

结果,到头来却是竹篮打水,为曹操做了嫁衣裳,这也充分说明,所谓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并不是想法多有创意,而关键在于执行人的政治水平。

曹操既不是首创也不算兵力最强,说到底,这是个技术活,操作得当,自然如虎添翼,名利双收,操作不好,便会像董卓,李傕,韩暹等人一样身败名裂,赔了夫人又折兵。

很快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