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三十六章 外量子效率(2/2)

作者:肥美的韭菜
样品测试结束。

eqe曲线的形状大体上和有效层的光吸收光谱差不多,通过软件内自带的积分功能,可计算出理论上的短路电流密度。

这个样品的理论结果是11.96毫安每平方厘米,j-v曲线实测结果是12.05毫安每平方厘米。

两者误差在5%之间,表明后者的测试结果可信。

之后,许秋又测试了另外的五组器件。

到下午五点十五分,全部测试完毕。

“学姐预测的挺准啊,今天果然不用加班。”许秋道。

“熟能生巧嘛,”陈婉清道:“对了,晚上去吃什么?”

“怎么,学姐要请客吗?”

“上周不是答应你了嘛。”

“我当时就是开个玩笑,这怎么好意思,那就去吃哥老关火锅吧。”

“好呀。”

因为是周五晚上,吃火锅的人还是比较多的。

许秋取了个号,a65,前面还有12桌,估计要等一个小时左右。

等待期间,他也没闲着,向陈婉清请教问题。

虽然文献也可以获得答案,但是真人指导效果自然是更好的。

搞科研是个系统的工作,遇到的各个细节都要弄明白,保不准哪天就会用上。

因为每测试的每一个数据,最终都要转化为对结果的论证,总不能在写论文时,告诉别人,我们测试了一个xxx,得到的数据是xxx,然后就截然而止。

必须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讨论它与论文结论的关系。

如果是比较异常的结果,无法解释,那也要说明“这个现象我们暂时无法解释”,但这样的话出现一两次还可以,通篇都是“我们无法解释”的话,就会被审稿人教做人了。

“刚才测试时,我发现我们做的器件,大多数波长下的eqe值都在60%以下,而硅电池却能到80%以上,这是为什么呢。”许秋问道。

“简单来说,就是现在使用的3ht材料存在很多问题,需要改进。

如果要具体展开来说,首先你要知道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太阳光照射出光子,光电材料组成的有效层吸收光子,其内部产生电子-空穴对,然后电子-空穴对拆分为自由电荷、自由电荷在材料内输运,接着在电极处被收集,最终形成电流。

这个过程很复杂,中途任何一个步骤出现问题,都会导致电流损失,表观上看到的就是eqe低。”陈婉清道。

“我懂了,”许秋道:“所以人们就基于3ht,进行改进,到现在最好用的给体材料就是tb7-th。”

“是啊,有机光伏领域发展了20年,材料也迭代了好多代,包括tb7-th,你知道它为什么叫这个名字吗?”陈婉清问道。

许秋摇摇头,他也只是知道一个名称而已。

陈婉清解释道:

“这是一个系列的材料,其中t表示噻吩并噻吩单元,b表示苯并噻二唑单元,表示它是由这两个单元共聚而成的聚合物,所以最早它是叫tb。

后来研究者们又基于tb,对其进行改性,得到tb2、tb3,一直到tb7。

再将tb7上一个支链上的苯环改为噻吩环,所以加上了一个噻吩的缩写-th,就得到了现在的tb7-th。

而且,这20年来,主要改进的方向都是聚合物给体材料,受体一直使用的都是cbm系列。

或许将来某一天,受体领域也能够取得突破,对有机光伏领域造成翻天覆地的改变吧。”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