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良知(两更合一更)(3/5)

作者:幸福来敲门
能移其恶,此能言人性无不善吗?孟子主善,荀子主恶,都是得其偏而遗其大体。而这大体就是人性善恶兼有之。”

“是以扬子所言,人修其善为善人,修其恶为恶人,斯理也,老夫不知天下还有什么人不明白。”

司马光还是主张杨雄的善恶混同为真理。

章越道:“我遍观诸圣贤,孟子言性善,荀子言性恶,告子言性无善无恶,杨子言性善恶混同,韩退之言上人为善,中人为善恶皆有,下人为恶。”

除了孟子荀子杨雄,还有告子,告子说人性没有善恶,就如同水一般,水有什么善恶。告子还说那句经典名言食色,性也。

而韩愈将人三等分,上人为善,中人有善有恶,恶人只有恶。

章越道:“十二丈取杨子之论,亦无不可。但我看十二丈,扬子虽皆当世大儒,但学问终有些许欠周密之处!”

司马光闻言,倒是道:“那么还请章相公赐教!”

章越道:“不敢当。”

“孟子云尽心知性由此阐发出性命之学,我在太学里编了四句。”

“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章越一语之下,顿时程颐一个激灵,没错,这句话章越当年曾告诉过他。程颐反复思索,却百思不得其解,事后程颐也曾问过章越,章越却笑而不答,今日终于要说透了吗?

“此话怎解?”司马光疑惑。

章越道:“假设天地之大,只有一人。那么一人之所思所想,便是这世上真理,即是真理便无善无恶之可言。”

“若世上多了一个人,你只要有一个念头附在对方身上,那么便有善恶。”

章越这话如何理解?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红楼梦里曾言,平生恨不能多日几个女人。

这些话自己想想,其实无善无恶可言的。食色性也,喜欢女人不是恶,人都有繁衍的本性,这是心之体。但是你看见一个妹子也这么想,就有善有恶,这就是意之动了。

心之体是主观,意之动就是主观联系到客观,比如你对某个妹子动了念头。

有了具体对象,就有了善恶。

打社游戏时,玩家作为君主将国家税赋调到最高,国内民不聊生,玩家一面残酷镇压起义,一面穷兵黩武。这个就不存在善恶,因为你与他人没有联系。有人用这个来道德审判你,你就骂他一句沙壁。

如果作为君临天下的皇帝,这么不顾老百姓死活,这就是恶。

众人听了章越解释不由恍然。

无论是性善,性恶,还是善恶混同,无善无恶都犯了一个错误,那就是只谈主观,不谈客观。离开具体对象,对某个念头分析善恶对错,那就是纯属缘木求鱼,瞎几把扯淡,所有功夫都是空的,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朱熹比如说过夫妻是天理,就是善,三妻四妾就是人欲,就是恶。

但问题是脱离客观了,普通人可以不三妻四妾,但皇帝不行啊,比如当今天子,大臣们巴不得他多娶几个多生几个。

千载之下,只有王阳明看破了这点。

善恶之论,他可以画上句号了。

“何为良知?”程颐发问道,这个问题他想了很久亦不得。

章越道:“一等便是天生而得的,还有一等后天而得的,好色而慕少艾,心之体,发乎情止乎礼,是良知。”

看见一个妹子非常喜欢,这是天性,但能适当地表达情感,这就是良知。这个良知一个是天性中腼腆,知羞耻,另一个是后天学的经验,告诉不可轻易唐突了佳人,否则会带来很糟糕的后果。

按照良知去追求妹子,就是格物致知了。

人除了天性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