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406章 同样的故事,同样的问题(2/3)

作者:贫道爱烫头
。”

“看来这个故事,对应的是你的另一种猜测。”

“所以我觉得,有关苍龙七宿的传闻全都是假的,只不过一部分是恶意的误导,另一部分虽是好心,却走了错路。”

“从结果来看,这两者似乎并没有什么区别。”

“但事情不能只看结果,敢问荀夫子,儒家对此难道没有一些了解么?”

“如果我说没有,你一定不会相信,但你想要听到实情,必须回答我三个问题》”

“可以。”

“你怎么知道苍龙七宿有九个?”

“白亦非说的。”

“你怎么知道曾经开启过两个?”

“白亦非说的。”

“你怎么确认白亦非没有欺骗你?”

“那两个盒子里面的东西,全部都在我手中。”

吕云澄摊开手掌,露出两颗光滑璀璨的宝石,一颗形如火雨之泪,里面蕴含惊人至极的血气,一颗好似北海之精,冰冷的好似能把人冻僵。

荀子闭上了双目,笑道:“看来你参悟出了其中的隐秘。”

“两颗宝石看似毫不相干,实乃同源而生,元气相辅相成,只不过白亦非的祖辈都走了岔路,堂皇正道武功,练得鬼气森森。”

谷愎“你刚才给我讲了一个故事,那我就还你一个故事,一个非常非常古老的故事。”

“前辈请讲,晚辈洗耳恭听。”

“在很久很久以前,那个时候还没有形成王朝,人类的首领被称为‘共主’,每一代的共主,皆有其独特的贡献。

伏羲先天八卦,神农遍尝百草,轩辕战胜蚩尤,一直流传到了大禹这一代,除了治水之外,还铸造了九尊大鼎。”

“所以,苍龙七宿和禹王九鼎有些关联?”

“有关,但关系并不是很大,根据先圣周游六国时,无意间寻到的一幅壁画记载,大禹铸造九鼎的时候,有陨石天降。

陨石之中有十块特殊的碎片,一块好似是兵刃残片,里面蕴含惊人至极的杀气和怨气,九颗各不相同的宝石。

大禹以无上智慧参悟,参悟出了宝石中蕴含的秘密,并以铸造九鼎余下的材料,铸造了九个铜盒,把宝石放置其中。

所谓的‘得苍龙七宿得天下’,是从儒家传出去的,因为某些前辈觉得,寻到这九颗宝石,便能洞悉大禹的无上神通。”

“当初帮助阖闾和勾践开启铜盒的,莫非就是儒家弟子?

“不是。”

“哦?当时吴越两国,最优秀的人才,莫过于孙武子、伍子胥、范蠡、文种,莫非是他们四人打开的?”

“也不是。”

“我刚才的问题似乎有些不对,现在重新问一次,当初打开铜盒的,是否属于儒家?”

“是!”

“明白了,多谢解惑。”

吕云澄方才的问题,不在于“儒家”,而在于“弟子”,打开铜盒的先贤属于儒家,但他不是儒家弟子,儒家人都是他的弟子。

没错。

当年打开铜盒的就是孔夫子。

孔夫子以无上神通智慧打开了两个铜盒,感悟到了其中的隐秘,留下了部分文字记载,却把两颗宝石留在了百越之地。

至于那两个铜盒,如果吕云澄没猜错,应该收藏于儒家。

孔夫子为何如此做,吕云澄不清楚,人家是孔圣人。

圣人的做法,不是凡夫俗子能够理解的。

吕云澄想不明白,也懒得想,只是静静地看着荀子。

都说纵横家是天下最大的搅屎棍,阴阳家和兵家最会耍心眼,没想到看似最安分的儒家,不仅不那么安分,耍起心眼也是无敌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