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656章 悟空寻道,来自于师兄的关爱(2/5)

作者:贫道爱烫头
“引导成仙,记录仙篆”是吏部的事情,那么“教化众僧脱俗缘”就应该算是“礼部”的事情了。

灵山的“礼部尚书”是谁来着?

应该是文殊菩萨吧!



就在吕云澄胡思乱想的功夫,一个碧绿头发的龙女怯生生的走了过来,小声说道:“道长可是东华帝君?”

“是,女娃娃很可爱啊。”

“多谢帝君夸赞,菩萨有请。”

“带路吧!”

这龙女是观音菩萨的随侍龙女,也被称为“捧珠龙女”,和东西南北四海均无关,和十二元辰也无甚关联。

龙女是佛门二十四诸天中的“娑竭龙王”之女,曾经向佛陀进献宝珠,也就是她捧在手里的这一颗。

此珠被称为“如意宝珠”,又叫作“摩尼宝珠”、“无价宝珠”,曾得佛祖佛法加持,具有非常强大的法力。

因其成道之时年仅八岁,因此一直都是童女模样,千年未有变化。

观音菩萨在紫竹林珞珈崖,紫竹林则是在普陀山一处清幽山谷中。

山谷四面有高山环抱,口外双峰对立,凤翥龙伸,苔藓肥厚,苍润欲流,粗略看去,气势已极雄浑奇秀。

等走进谷中一看,地势愈发开展,平原绣野,树树繁花,尽态极妍。

一步踏入,气候立变,天气固是日丽风和,景物更是清淑明丽。

花开似锦,草软如茵,白云撑空,飞泉若练,另有紫竹百顷、神木万株。

竹林之内,时常有珍禽奇兽与恶虫毒蛇出没,枭鸾并集,鹿虎同眠,看似有些别扭,却异常的和谐。

树色泉声,花香鸟语,岚光云影,石韵松涛,端的灵境无边,观赏不尽。

早听人说过,普陀山景物灵奇,终古清淑祥和,琪花瑶草,四时皆春。

山内所有生物,无论多凶恶的毒蛇猛兽,俱受菩萨佛法感化,并育同游,而不相悖,共跻仙域,永息杀机。

如今到了山内,果见气象万千,话不虚传,当真佛法精微,不可思议。

再向前走四五里,过了一片芳塘,望见对面一山突起于平地之上,宛如天柱矗立,通体莹洁,更胜翠玉。

山势雄峻,孔窍玲珑,峰峦奇秀。

半山腰上有一块突出的平石,此外都是嵯峨削立,无可着足。

石大亩许,祥云环绕,左右两边各有一条瀑布贴壁斜下,玉龙飞舞,灵雨飘空,界破两边山谷。

那平石便是“珞珈崖”,是观音菩萨打坐讲经之所,常人不可靠近。

观音菩萨端坐于崖上,含笑合目,神光外映,妙相庄严,气象万千,一望而知是一位得道仙佛、有道全真。

祥瑞的佛光消弭一切负面情绪,吕云澄略一试探,战意立被消弭,无心做恶客,客随主便,直上珞珈崖。

龙女奉上香茶,吕云澄掏出一个储物袋,笑道:“里面都是小孩子喜欢的小玩意儿,拿去玩儿吧!”

龙女看了观音菩萨一眼,见菩萨微微点头,立刻收了吕云澄的礼物,随后远远退开,不再打扰。

观音菩萨打趣道:“没想到声名赫赫的东华帝君,竟还有这般温情。”

“我家女儿出生不久,正是父爱最浓的时候,见到灵秀可爱的小孩子,自然而然会生出几分欢喜。”

“帝君之女,端的不凡。”

观音菩萨嘴上称赞,但哪怕是淡定如祂,想到吕云澄家中莺莺燕燕,也觉得这位大神通者太过风流。

风流也就罢了,还不知收敛。

前番和天兵天将大战,各位夫人轮番出手,让各路仙神又怕有羡。

就连灵山,都有数位护法罗汉因此而生出嫉妒心或者色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