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91章 玉帅驾到(2/3)

作者:大司空
,其装束竟然和所有大清的部队,都完全不一样。

玉柱的手下,五人为一排,全是右手扶枪的匀速前进。

他们每前进一步,所有人的胳膊,都用力的向后甩动。

几百人的左胳膊,甩动的幅度几乎一样,这是令人几欲窒息的整齐划一!

令刘杰倍感惊讶的是,这些士兵,全都穿着灰色的军服,戴着大檐帽,腰扎牛皮带,肩上扛着“鸟铳”,腿上绑着古怪的灰色布条,脚下全是布鞋,身后背着油毡布包裹着的背包。

反观刘杰身边的亲兵们,无一例外,号褂的胸前有一个白色的大圆圈,圈内是一个丑陋的大字:兵。

刘杰的手下,除了戴着官帽的副将、参将等武将之外,其余的人,脑袋上都包着丑陋的灰色布条。

凡是就怕比较!

两军相遇之后,高下立判!

和玉柱的兵马相比,刘杰的部下们,都像是乡下土财主家里打杂的长工。谷倀

玉柱并不是张狂的年羹尧,见刘杰来迎,他隔着老远,就下了马,含笑朝着刘杰走去。

玉柱的装束,极其显眼,十分好认。

红色的珊瑚顶戴,单眼花翎,麒麟补服,一看就知道,必是玉柱。

“宣怀镇总兵,下官刘杰,拜见玉帅。”刘杰嘴上说的很客气,实际只是拱手长揖为礼。

“有劳刘镇台远迎了。”玉柱笑眯眯的拱手还礼。

刘杰和玉柱,互不统属,一个官职高,一个爵位高,玉柱略占便宜而已。

宣化府,在前明被称为宣府镇,是大明九边之中,最重要的一个军镇,拱卫着京师的西大门。

清军入关后,宣府镇改为宣化卫。康熙三十二年,撤卫所,设宣化府。

见面之后,刘杰按照本地风俗,把手一挥,就有人端出一碟子尜尜(嘎嘎)枣,捧到玉柱的面前。

“玉帅,凡是来宣化的上官,皆要先食一枚尜尜枣,寓意前程似锦之意也。”

刘杰的一番介绍,让玉柱猛然间意识到,大清朝的嘎嘎居然和现代的意义,大致相仿。

玉柱吃了一颗尜尜枣之后,刘杰和宣化知府,就把他迎进了城里最大的酒楼,会宾楼。

酒过三巡,菜过几十味后,下人们单独端上了一道菜肴。

刘杰笑着介绍说:“此菜名为烧南北,是以塞北口蘑和江南的玉兰片为主料,将它们片成薄刀片,入旺火油锅煸炒,加上一些调料和鲜汤,烧开勾芡,淋上鸡油即成。此菜色泽银红,鲜美爽口,香味浓烈……”

宣化知府也凑趣儿,拽起了文,拖长了声调,轻声吟道:“美肴佳馔一盘,江南塞北二味。”

玉柱微微一笑,这二位为了招待好他,确实很用心了。

以玉柱的身份,山珍海味早就吃腻了,用“烧南北”来压轴,反倒显得颇有诚意了。

离开了宣化之后,玉柱率军经怀安县,进入了山西省的地界。

山西和陕西,以黄河为界。

保德州,即今忻州保德县,它是晋西北在黄河沿线,最大的一座城。

玉柱故意选在了此地换船,就是看中了诸多的优势,城大人多,无论是征发民夫,还是找船或是补给粮草,都比较方便。

粮草民夫,都还好办。为了征集足够多的运输船只,玉柱在保德州足足等了半个多月,总算是再次率军登船西进。

三个多月后,炎热的七月,玉柱终于率领武卫军,顺利的抵达了西北重镇,西宁卫。

这时,西宁卫的文武官员们,齐集于城外的官船码头,恭迎玉柱这个顶头上司的到来。

如今的西宁卫,驻军的成分,异常之复杂。

既有驻防的满蒙八旗兵,也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