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六百一十四章 洞悉人心 引火烧身(2/5)

作者:酱油拌历史
糜旸有此推断,主要来源于两方面。

一方面是糜旸知道早在数十年前,曹操为了杜绝麾下将领背叛,就采取了一个“质都”的政策。

这个政策顾名思义就是,让重要的统兵大将将家人留在曹魏的权力中心。

留在都城的家人,实际上就是担保那些统兵将领不会背叛的人质。

在“质都”政策实行之前,曹操麾下大将背叛的事可谓层出不穷。

就曹操那多疑的性格加上曹魏那诡谲的政治环境,一般人想不背叛的确也不大可能。

但在“质都”政策实行之后,数十年来大将背叛的事的确鲜少发生。

只是鲜少发生不代表再也没有。

古往今来,为将者中从来不缺乏不在意家人的狠人。

远的吴起就不提了,就如近几年的于禁与满宠二人,不就是最好的例子吗?

所以若单单从这一点就认为张合的投降一定是假的,那也太过武断了。

毕竟节操更好些的于禁与满宠都能干出这种事,节操与吕布有的一拼的张合,更像是能干出这种事的人。

真正让糜旸会对张合请降一事产生怀疑的,还有着另一方面缘由的佐证。

退师十里?

表面上看张合的请求没有太大的问题,但若是结合有一支魏军援军即将抵达长安的军情呢?

这个军情是机密,眼下汉军中除去糜旸外,也就只有马超知道。

可纵算是有着司闻曹的糜旸,一开始也并不知道这件事。

还是在洛阳城内一些同情杨彪的世家的帮助下,糜旸才从特殊的渠道中得知了这件事。

在知道这个军情的情况下,以糜旸的聪慧自然可以猜出,张合与曹彰很可能在打着什么如意算盘。

求降是假,缓兵为真。

但明明糜旸已经看出了这一点,为何还会答应张合的请降呢?

惊讶之后,疑惑的眼神浮现在赵云与黄权等人的眼中。

面对众人疑惑的眼神,糜旸笑着说道:

“对于孤来说,张合请降一事是真是假,根本就不重要。

重要的是张合与曹彰竟自作聪明,自己送上门来!”

在说完以上的话后,糜旸又将目光看向了黄权:

“卿方才建议孤应尽快率军包围长安城,想来是以防万一曹彰与张合二人在施展缓兵之计。”

“卿的顾虑是对的,据孤得到的情报可知,洛阳方向是有一支敌人援军正在赶来。”

听到糜旸这么说,黄权包括其他几位汉将眼中的疑惑之色更加浓郁。

既然大将军知道敌人有援军前来,为何还会让大军驻足不前呢?

这种情况下不是应该要尽快率军包围长安城吗?

疑惑之余,赵云、黄权几人不禁思考起来。

他们知道糜旸这么做,一定是有缘由的。

只是很可惜,任他们怎么思考,终究也猜不出糜旸心中所想。

察觉到赵云几人终无所得后,糜旸试着提醒道:

“善战者,必要学会站在敌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现今吾等已然知道敌人目的何在,你们何不尝试换地思考一下呢?”

糜旸的话给了诸位汉将很大的提示。

很快诸位汉将中就有一人脸上浮现了明悟之色,这人正是姜维。

只见想出什么的姜维,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