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252章 松花江上(3/3)

作者:尚南山
幕。

回国前费兰克老师在和路鸣讨论远东问题的时候,曾经提到过“田中奏折”,告诉他奏折内称“欲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欲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

此事的来由是1927年6-7月间,日本政府在东京召开的“东方会议”。

会议讨论并确定了侵略中国的具体方案,制定了《对华政策纲要》,并由当时的日本首相兼外相田中义一起草了一份秘密奏折献给天皇,这就是臭名昭著的“田中奏折”。

天皇对日本政府企图侵略中国的痴心妄想,早就心知肚明,假惺惺的愤怒不过是装装样子罢了。

不过这次日本国内倒是没有说谎,他们的确不知道关东军会对东北军发动攻击。

日本军部事先倒是有所觉察,特地派了一个高级军官到关东军进行督察,所谓督察并不是制止,而是考量发动战争的利弊和时机。

石原莞尔等人采用了哄骗的伎俩,把这个军部派来的军官灌醉了,私下照常布置军事行动,第二天晚上10点许,悍然发动了攻击。

当时人在北平治病的少帅顿时发蒙,不知道日本人为何会突然发动攻击,以为这是一场误会,或许可以借助政府之间的谈判息事宁人。

为了防止冲突扩大化,本着冤家宜解不宜结的想法,少帅向沈阳守军下达了著名的不抵抗命令,结果“不抵抗将军”这顶黑帽子,成为了他人生的重大污点。

如果当初东北守军全力抵抗,是否可以击退关东军的攻击,甚至以优势兵力消灭关东军的一个师团,这只能是一种假想。

历史不存在假设,哪怕做兵棋推理也无法得出正确的结论。

东北军不抵抗,丢了东北,但广大民众却不答应。

九一八枪声激发了全东北人民的血性,东北人民觉醒了,他们传唱着《松花江上》这首歌,踏上了长达十四年抗日战争的漫漫征程。
本章已完成!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章>>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