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1116章 攻城(2/3)

作者:
是汉人,而是南蛮。这些人虽然名义上依附于蜀汉,但其实都是听调不听宣。李翊扬了扬奏报,环视满帐文武,笑道:“刘备竟然放弃了国都跑到益州郡了,成都不能不打,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诸葛亮出班奏道:“皇上,成都太守孟达,此人颇有能耐,守城颇有章法,戒备森严,无法偷城,攻城恐费兵力。不如派出使者,晓之义理,劝其归降。”孟达的能力,李翊自然是再清楚不过的。虽然他算不上太出色的人物,但是难得的是五维数值非常均衡,统帅77,武力75,智谋74,政治71,魅力72,全部在70以上,虽然难以担当独当一面的大将,但是作为副将,或者是一郡太守之类的,还是绰绰有余的。李翊觉得诸葛亮这个主意不错,再加上在另外一个时空,诸葛亮就曾劝孟达叛魏归蜀,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孟达留给世人的印象就是反复无常。不过李翊对此倒是不太在意,因为天下即将归于一统,到时候孟达除了效忠于他之外,别无选择。在这个时候,孟达这种识时务之人,想必会做出明智的选择的。于是,李翊便对诸葛亮道:“孔明,这件事情就交给你来办了,你告诉他,他若来降,朕以上宾待之!”………………一天之后,使者带回来消息。“观城中守将多数愿意投降,只是主将孟达不愿投降。”使者道。李翊就是一愣,孟达这子是什么意思?竟然不愿投降?李翊皱眉问道:“城中守将还有何人?”使者回答道:“有沙摩柯、黄权、王累等人。”“黄权,王累!”李翊灵机一动,笑道,“天助朕也,不出三日,成都必破!”他哈哈一笑,起身返回内帐。一众军师、大将面面相窥。………………时夜三更,成都城内一家豪宅,大厅之中二人对坐饮酒。二人都是文士打扮,正是蜀中名士黄权、王累。黄权字公衡,巴西阆中人。建安六年(201年),刘璋的别驾张松建议,应该迎接刘备,使他讨伐张鲁。黄权劝谏:“左将军刘备有骁勇声名,现在请他来蜀,想用部下之礼对待他,则不能满足他的心愿;想以宾客之礼对待他,则一国不能容下二位君王。如果客有泰山般的安稳,则主人就会有累卵之危了。现在尽可守紧边境,等待时局的稳定。”刘璋不听,派法正去迎接刘备,而将黄权外放为广汉长。建安七年(202年),刘备开始进攻益州,派将领分别攻下郡县,各郡县都望风归顺,而黄权闭城坚守,等到刘璋投降,才去见刘备归顺。刘备封黄权为偏将军。王累的情况跟黄权差不多,当初也是坚决的反对刘璋迎接刘备到益州。甚至,在另外一个时空,王累在刘备入主益州后,还自杀了。而在这个时空,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他竟然在刘璋投降刘备后,跟着投在了刘备麾下。但是,总的来,这两人对于刘备并没有什么好感。特别是刘备在从刘璋手中夺取了益州后,又杀掉了已经投降的刘璋,这更是让二人对刘备心怀怨恨。在以前,刘备势大,两人奈何刘备不得。可现在刘备夹着尾巴逃亡益州郡,他们就没必要再跟着刘备了。在今天,城外的唐军派遣使者进入城中劝降,黄权和王累是主张投降的,但没想到孟达这个主将竟然拒绝了。这让黄权和王累非常的不爽,于是在晚上的时候,王累偷偷的前来黄权的府上,商量接下来该怎么办的问题。两人都是希望投降的,但是现在主将孟达拒绝了,他们就算是想要投降,也没有门路,因此有些烦恼。没想到,就在这个时候,黄权府中管家走了进来,悄悄的告诉黄权,是有客人来访。黄权非常意外,不知道这个时候谁会找上门来。不过在跟王累商量后,他还是决定见一见来者。前来拜访的人是大唐潜伏在成都城中的密探接到李翊的密令后,悄悄前来劝降黄权和王累。因为在这之前,李翊就知道黄权和王累对于刘备并算不上忠诚。再加上另外一个时空的记忆,让李翊觉得,这二人是他不花费太大力气,顺利占领成都的关键。密探见到王累也在黄权府中,心中非常高兴。这倒是省事了。经过密探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