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351章 胖子进京(2/3)

作者:
已经答应了。只要董卓做好一切准备,他就让张让出城,把救驾的功劳让给董卓,从而让董卓可以名正言顺地进入洛阳。当天上午。寇准在带着护卫疲惫不堪地赶到了平乐观。寇准见到董卓的第一句话就是:董将军还在犹豫什么?为什么不杀进洛阳?将军在洛阳主掌朝政,我家主公在北疆戍守边塞,大汉国指日可兴。说出这句话的时候,寇准的心中却直犯嘀咕:主公,你让我释放了董卓心中的恶魔,我真的不知道,这样做的结果会是怎么样的啊!希望主公你这次的决定跟以往一样是正确的,否则我们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当天下午,董卓终于做出了决定。牛辅、胡轸等人带着一万大军进驻平乐观。董卓和寇准带着出城前来会合的董旻和一千铁骑急速驰向了小平津。八月二十七日,深夜,黄河小平津渡口。张让和段珪胁持着天子和陈留王,带着几十名仅存的中黄骑,赶到了黄河岸边。负责护送他们的是尚书令卢植和河南尹王允的手下中部掾闵贡。这时董卓和寇准带着铁骑飞奔而来。张让和段珪大惊失色,以天子和陈留王的性命威胁董卓。寇准指着张让骂道:“你杀了天子和陈留王,我大汉国的皇统难道就断绝了吗?藩国之内皆是皇统,我大汉国何愁没有皇帝?”张让和段珪面无人色,知道生机已绝。张让轻轻放开了大哭不止的天子,磕头拜别:“臣等就此辞别陛下了,望陛下自爱珍重。”随即和段珪两人投河而死。其他一些宦官有的跟着他们跳进了黄河,有的被一拥而上的铁骑砍成了碎片。董卓翻身下马,大步走到天子面前躬身行礼。天子看到强壮的像小山一样的董卓,吓得面无人色,哭得更加厉害了。董卓冷哼一声,大声说道:“臣甲胄在身,不能全礼了。今日洛阳之祸,都是因为陛下**信奸阉所致,陛下责任不小啊。”搀扶天子的中部掾闵贡闻言大声呵斥道:“董卓无礼。”董卓站直身躯,指着闵贡冷声说道:“你要不想死,给我趁早滚开。”他向后招招手,大声道:“来人,护驾回京。”………………八月二十八日,洛阳。董卓护送少帝回到京城。天子大赦天下,改年号,将光熹元年改为昭宁元年。拜前将军董卓为司空。皇帝六玺全部找到了,唯独丢失了传国御玺。当天下午,南宫嘉德殿。百官齐聚嘉德殿,商议洛阳大乱之后的善后事宜。天子因为受到惊吓,待在长秋宫休息,朝议由太傅袁隗主持。袁隗面对高高在上的龙座,大声禀奏了自戊辰日(二十五日)以来洛阳发生大乱的始末,宣布了死于这场大乱中的奸阉,奸阉的门生子弟和属于奸阉一系的大臣们的罪状,对攻打皇宫和杀死车骑将军的逆贼们做出了诛灭九族的惩罚,并大力褒奖了前将军董卓平定洛阳叛乱救护圣驾的功劳。袁隗恳请天子重重封赏董卓和其他参予平乱的有功之臣。袁隗说完之后,尚书许靖拿着袁隗的奏章匆匆赶往长秋宫。自从中官被驱出皇宫后,为了保证何太后顺利主持朝政,大臣们和太后之间的联系基本上都由尚书台的几位尚书暂为代理。在何太后懿旨没有下来之前,嘉德殿就变成了大臣们聚集清谈争论的地方。袁隗、杨彪、卢植、朱儁等人围在一起高谈阔论,站在中间的董卓深切地感受到了自己的孤立,一种无法融入士人的孤立。这些大臣们无一不是当朝名士大儒,个个学识渊博谈吐不凡,自己不要说提出见解了,就是听明白这些人的话都要费一番功夫。董卓第一次有了自卑的感觉。虽然袁隗等人顾及他的面子,不想冷落了他,常常对着他侃侃而谈,还不时地问道:“将军认为呢?”董卓支支吾吾无法回答。他非常尴尬,他觉得袁隗和这些大臣们是在故意嘲弄和侮辱自己。他甚至觉得这些人的笑容里都带着对自己的极度鄙视。董卓面孔发烧,心里恼怒不已。他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生气,是因为自己是个粗鄙的武人,还是因为站在自己周围的都是当朝赫赫有名的名士?难道武人就粗鄙吗?皇甫规、张奂和段颎都是学识渊博之人。他们曾经也有成百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