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464章 各怀鬼胎(2/3)

作者:
下?所以主公不要担心朝廷的事,你什么事都可以答应,只要不答应放弃冀州的军政大权就行了。韩馥和刘恭等人不得不承认审配分析的有道理,但李历的一句话让韩馥疑心大起。“正南兄,听当初在雁门郡战场上大将军对你有救命之恩,你可不能因此帮助大将军欺骗主公,耽误振兴社稷的大业啊。”韩馥顿时疑心大起。审配无奈道:“这样吧,我代主公到河内去一趟,问问袁本初的意见。不管怎么,现在主公还是尊奉‘承制诏书’,听从袁本初的调遣嘛。”韩馥脸色更加难看了,他十分不高兴地挥手道:“那你就去跑一趟,快去快回。”………………十月下旬,河内,怀城。黄巾军要准备上山过冬了,黄巾军诸部在各地战场上随即转入了守势,连通冀州和河内之间的驰道逐渐被官军控制。审配一路畅通无阻地到了怀城。袁绍闻讯,和许攸、郭图、逢纪等人到城外相迎。众人互相寒暄一番后,袁绍笑道:“正南是不是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好消息?”审配摇摇头,道:“好消息是袁将军心愿得偿,坏消息是社稷前途渺茫。”随即他把张温等老臣准备在泉州建朝的事详细了一遍,最后道:“长安朝廷巧妙地避过了皇统之争在外建朝,这是我们事先没有预料到的。不过,能迅速建朝,终归实现了袁将军重新整合讨董联盟的想法,这对我们来,是个好消息啊。”“看样子我那一刀没白砍。”袁绍笑道,“长安朝廷里的那些大臣们总算头脑清醒了。这个办法不错,社稷振兴有望了。将来社稷稳定了,我们给冤死的四位大臣树个碑,以感谢他们为大汉社稷做出的牺牲。”接着他问道:“正南,你刚才前途渺茫是什么意思?是我吗?”审配头道:“从马日磾走进邺城开始,他自始至终就没有提到过袁将军。关于建朝的事,袁将军更不在他们的视线之内。也就是,袁将军和讨董联盟已经被长公主和这个即将筹建的朝廷代替了。袁将军在他们眼里,不过就是个渤海郡的太守而已。我亲自赶到河内来,就是想问问袁将军,袁将军打算束手待毙?”袁绍神色略显尴尬地笑笑。审配随即把韩馥和冀州府的意见了一遍,然后道:“我要到河内问问你,我家主公显得极为不高兴。袁将军,如果长公主和朝廷迁到了冀州,你的处境……”袁绍和众人互相看看,鄙夷地笑道:“你们,我叔叔怎么会看上韩馥?怎么会把他安排在冀州?”然后袁绍道:“走吧,我们回城再。”………………审配的意见没有得到许攸等人的完全同意。逢纪、郭图等人认为把长公主和朝廷放在泉州好,陈琳则同意审配的意见,他们认为放在冀州好。但所有人都有个共识,那就是冀州牧韩馥无法利用冀州的钱粮控制这个朝廷,控制整个大局。这几年冀州对于振兴社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谁控制了冀州,也就等于控制了这个朝廷,控制了国家权柄。无论长公主的身份多么尊贵,太傅刘虞的权势多么显赫,骠骑大将军李翊的武力多么强悍,最后都要钱粮,没有钱粮,什么都没用。袁绍背着手,一直低头来在回踱步。许攸看着他,低声问道:“主公,你看,是不是应该动手了?”“不,不要急,还没到时候。”袁绍摇手道,“我们首先必须考虑清楚,泉州朝廷的权力应该怎么分配,这非常重要。”“这几年,我们不是平叛就是讨董,还要预防天灾,相当于在三个战场上同时作战,所以我们要想尽快稳定社稷,必须要整合所有力量。如果动乱时间太长,根基被毁,社稷恢复起来就难上加难了。骠骑大将军的武力是我们能否尽快振兴社稷的决定性力量,因此,我们现在不但不能压制和掣肘他,反而要尽可能帮助他,让他发挥最大的武力,在最短的时间内击败董卓。”“基于这一考虑,我认为,冀州要以最大的力量帮助北疆,但韩馥这个人办事瞻前顾后犹豫不决,这个人必须要拿掉。但现在拿掉韩馥,阻力太大,必须要得到李翊的帮助,也就是要得到泉州朝廷的帮助。但李翊不可能帮助我,在我和韩馥之间,他更愿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