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0616章 袁绍的小心思(2/3)

作者:
的后裔,属火德,而自己是黄帝的后裔,属土德。火生土,所以他的新朝接替汉朝是合情合理合法的,还特意派了个叫张邯的儒生去给百官解释。本来“汉应火德”只在儒士之间流传,王莽拿这个做了篡位的借口后,这学说立即名震天下、人人皆知。当时天下人非常痛恨王莽,凡是王莽反对的都坚决支持,凡是王莽灭掉的都要重新光复。王莽以土德篡掉的“火德”原来是不被朝廷承认的,但后来的刘秀等中兴者认准了大汉应承的就是火德,土德没人提了。光武帝刘秀中兴大汉后,定都洛阳。这个洛阳的“洛”字带水字边,与火德相冲,不吉利,于是光武帝下令去掉“水”字添了“佳”字,改成了雒阳,接下来“立郊兆于城南,始正火德,色尚赤”。至此,“汉继火德”终于为皇帝和朝廷所承认,朝堂上下火红的一片。“五德始终说”从光武帝开始,演变成了两套算法:一套是邹衍从黄帝起算的五行相克法;还有就是刘歆开发出来从伏羲起算的五行相生法。这两套五德系统并行不悖,都流传到后世。不过“五行相生”法后来居上,逐渐演变成主流。按照“五行相生法”的推演,辕涛涂是大舜的后裔,舜是土德,袁家也就是土德,火生土,恰好可以取代大汉的火德。也就说,袁家应该建立一个王朝以取代刘家的大汉天下。根据这个谶纬的猜测,再加上“五德始终说”的补充,袁家已经肯定成为那个应承天命取代大汉的“涂高”者了。这个传言到了今年正月的时候,已经流传的非常广泛了,各地州郡大吏好像没有听到一样,保持着一种异乎寻常的沉默。目前,袁家有两股很大的势力,一个是洛阳的袁绍,一个是扬州的袁术。袁绍占据了司隶大部、豫州大部和荆州的南阳,势力非常庞大,而袁术也占据了半个扬州以及徐州的一个郡,实力同样不弱。不过,袁氏兄弟的实力如果和河北大将军李翊比起来,还有一定差距。在大汉天子和朝廷就在蓟城的情况下,袁氏兄弟想篡汉自立,恐怕纯粹是找死。袁氏代汉的传言不会无中生有,其背后操纵者显然就是袁绍。袁绍一直拒绝承认当今天子,一直要重建皇统,他真正的目的是不是要篡汉?如果他决心要篡汉,那么,其它州郡大吏就要好好考虑的将来了。李翊虽然像董卓一样挟持了天子,但他的实力要远远超过他们。李翊在北疆经营了十多年,冀州在他的治理下,也有将近四年多的稳定,他的实力随着时间的延续,会越来越强悍,如果袁绍篡汉,他会成为河北首选打击目标,当李翊和袁绍打得难分难解的时候,其它州郡应该做出何种选择?………………袁绍这时候的确有了别的想法,但是他没有立即召集府中重要掾属商议这个事情,而是先把逢纪、耿苞、王肱、韩范、梁岐等数位心腹手下传进了内府。逢纪显得非常兴奋,他对袁绍说道:“在过去的一年多时间里,河北的那些老臣相继死去,并不是正常的死亡,而是李翊有意在谋害他们。而除掉这些老臣的目的,就是为了掌控蓟城朝廷,李翊意图篡汉自立的嘴脸已经彻底暴露。”“李翊如此肆无忌惮的挟持天子,排除异己,现在无论是河北内部,还是各地州郡大吏,都对李翊恨之入骨。李翊现在所需要的,不过是利用那个傀儡皇帝稳定河北,然后再寻找一个适当时机让这个傀儡皇帝禅位于他而已。”“河北已经面临险境,目前正是主公顺应天意,代汉而立的最好机会。如今各地州郡的实力都不是河北的对手,他们要想生存下去,必须要得到主公的帮助。”逢纪笑道,“只要主公在洛阳称帝,这些人在河北和我们之间必然要做出一个选择。李翊挟持天子,诛杀大臣,犯下滔天大罪,谁还会选择相信他?”袁绍没有正面回应,他称赞逢纪道:“打下关西后,你马上以谶纬之言和五德始终说在各地广为传播袁氏即将代汉一事,很有先见之明。我们谁都没有想到李翊如此狠毒,竟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在短短一年内连续铲除异己,软禁天子。如今大汉威严尽失,袁氏代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页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