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认冷灰
24号文字
方正启体

第一零七章 山东匪患(1/3)

作者:
在杨耀宗北上的第五日,皇太孙监国的事情,经过八百里急传,消息终于传到了上京与雁门关。勤王与几名文臣武将及他的几名重要幕僚正在勤王府中座谈此时。勤王看着下方坐着的这些人道:”对皇太孙监国这件事各位应该已经都知道了,本王想知道各位都是怎么看待此事的,且与本王说说。“其中一位文臣,此人正是上京城知府沈雁儒,他对勤王施了一礼道:”微臣认为皇上可能是身体状况不太好,无力打理朝政,所以让皇太孙监国。“在座之人中有几人点头赞同。”老朽却不这么认为,据在老朽所知,皇上还是偶然会上朝陪同皇太孙听政的,就是弄了个什么垂帘听政。不过皇上身体不好是肯定的,老朽倒是认为皇上是想尽早的培养皇太孙打理国事。“勤王比较仰仗的一位幕僚,名为白璞的老者道。”哼!一个黄口小儿,就是再培养又会打理什么国事!“一个比白璞年轻几岁的老者鄙夷的道。”王爷!我们现在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何不趁此机会……“江浩道,他是王爷最为信任的一名武将,也是勤王府府军首领。”莽夫!你难道不知道两位世子如今还在天京城中吗!“白璞气愤的斥责道。”…………“**************雁门关关内南宫战大帐中,聚集了所有的将军参将,在议论分析着皇太孙监国的事情,还有那个皇上下令只准防守,不许出关迎战,违令者斩的旨意。南宫战蹙眉道:”情忆你说说,皇上这是什么意思。“南宫情忆蹙眉道:”皇上的身体状况一直不太好,让皇太孙监国,情忆猜想皇上也是想尽早的培养皇太孙处理朝政国事。而且有皇上在背后支持皇太孙,也可以尽早的为皇太孙竖立威信,以便将来顺利的继承皇位。至于皇上下的那道军命,皇上是在打个拖字决。如今天气一天比一天冷。突厥那边粮草即便可以供应的上,这严冬之下也坚持不了多久。况且只要拖过今年,突厥人一定会退兵。突厥人的普通士兵都是闲时为农为牧,战时为兵。他们如今近百万的劳动力只是囤聚在雁门关外,大战小战虽然与咱们也打了不少,但始终没得到什么实在好处。如此多的劳动力在这里虚耗着,伤民劳财,再加上他们的粮食本就短缺,那d突厥的拓烈可汗与西突厥的伊罗可汗应该也会考虑到此事。“右路将军邢宁道:“若只是坚守不迎战,突厥人也不是傻子,定然会对雁门关进行更为猛烈的进攻。这雁门关固然艰险难攻,但就算是铜墙铁壁,我们只是坚守,也会有攻破的那一天。”南宫情忆蹙眉道:“既然接到了这个圣旨,那么我们现在就只能按圣旨执行。若是真的遇到很紧急的状况,那也只能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了。现在就请各位将军吩咐下去,对雁门关城墙关隘及城内增加士兵的守卫巡逻。加固城墙关隘。增加守城器械与火炮的数量。同时通知大同府那边加快制造弹药火器弓箭尽快送往雁门关。还要对进出雁门关的往来客商进行严格盘查,而且从今天开始每日只在午时开放侧门,允许客商往来……”夜幕降临,勤王府与南宫战大帐中都还在进行紧张的议事中,杨耀宗所乘客船沿运河历时五日抵达到徐州码头。***********自从阿伊凭借着锲而不舍的精神与杨耀宗终于确定杨耀宗姓杨,自己也将姓名通报给杨耀宗,而且还知道自己与杨耀宗正在同一层船舱后,彼此间的关系也因为阿伊时常去找杨耀宗聊天而渐渐熟悉起来。现在阿伊不仅知道杨耀宗姓杨,还知道杨耀宗此次北上所化的名字杨过,同时也经过杨耀宗的介绍认识了张烈。阿伊问杨耀宗与张烈去上京做什么时,杨耀宗只是简单的回答去上京游学。杨耀宗也从阿伊口中得知那名两日不见的光头大汉名叫劼智略,而阿伊也告诉他们自己是来大周采买一些过年准备用的货物,顺便在大周游玩。杨耀宗在得知光头大汉这几日因为晕船的原因一直在他所住的仓中休息。便去到船上的厨房处与负责掌管厨房的船员要了块生姜与一些梅子干。当然并没有白要,还是给了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快捷键) <<上一章 投推荐票 回目录 标记书签 下一页>> (快捷键→)